首页 > 资讯 > 影视文章正文

《故乡的泥土》央视八套首播,剧本显得较为陈旧,创作意识落伍,导致剧情有些狗血

影视 2025-03-03 13:12:41

11月13日晚,由我们河北制作的电视剧《故乡的泥土》在央视电视剧频道首播。该剧聚焦于河北无极农村及滹沱河流域的发展变迁,按理说,作为本土的“老编”,我理应无条件地为其摇旗呐喊。然而,作为剧评人,良知与责任让我深知,举贤不避亲,批评同样不能避亲。作品优秀,就应给予肯定;反之,则应直言不讳。

11.jpg

就目前而言,《故乡的泥土》尚显不足。其主要问题在于“剧本老化”。近期,网络上一则趣闻引发热议:某位赵姓女编剧因剧本被认为“太老”而遭遇资方质疑,导演高某为力挺该编剧而与资方决裂,最终遭解雇,而该编剧竟因未被解雇而发文庆贺。“剧本老化”已成为业内亟待关注的问题,这种“老”主要体现在陈旧的套路和模式上,而田运章编剧的《故乡的泥土》也未能幸免。

22.jpg

田运章编剧作为河北无极人,对无极的故事自然了如指掌。在《故乡的泥土》中,村民们争取包产到户、男女主角反抗包办婚姻追求自由恋爱等情节,均彰显了当时的时代与地域特色。然而,这些本应写实的故事,却因田运章老师落后的创作手法,而显得过于狗血。

田老师的创作手法是什么呢?他倾向于在剧情时间内让矛盾冲突集中爆发,从冲突爆发的那一刻开始讲述故事,而忽略了冲突的酝酿过程。这种手法表面上看似热闹,冲突密集,看点增多,但实际上却存在严重问题。为了制造冲突,不惜牺牲真实与写实原则,导致剧情狗血连连。同时,这种创作手法也削弱了故事本身的故事性。

33.jpg

在狗血情节方面,《故乡的泥土》可谓一目了然。村支书儿子结婚当天,村民们抢公章、男主兄弟抢亲、老人因“气”倒地不起等情节接连上演。这些冲突过于密集,编剧甚至无法为不同冲突设计出不同的解决方式,最终只能用“老人倒地不起”来缓和节奏。这是落后创作手法带来的必然结果。

然而,狗血情节并非该剧最致命的问题。最致命的是,这种落后手法导致电视剧丧失了故事性。以《三国演义》为例,该小说之所以引人入胜,是因为它懂得如何编织冲突,将叙事重点放在战前准备和斗智斗勇上,从而引发读者和观众的巨大期待。而《故乡的泥土》中,真正能够引发期待的故事情节却被忽略。例如,在包产到户的大情节中,最好看的部分应是村民们联动要求包产到户,老支书阻拦,大家开始私底下行动,密谋在老支书儿子结婚当天采取行动的过程。同样,在自由恋爱的大情节中,最吸引人的也不是抢亲、打架等场面,而是男女主角得知女主角父母收了村支书家彩礼后的准备过程。

反观《故乡的泥土》中的结婚当天私奔、拥抱等桥段,不仅狗血,而且让男女主角显得缺乏理智、规划和道德感。这样的角色设定,难以让人信服他们能在农村创业成功。因此,田运章老师创作手法的老化,不仅导致剧本落后,更使得剧情缺乏故事性,内容过于狗血。


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隐私声明

浙ICP备2022000566号-4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

公安备案